興安博源公司舉行“讀亮劍?品中國軍魂”讀書會
時間:2024-04-29 16:24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817暢聊讀書感悟,共談博源文化。4月28日,興安博源公司“讀亮劍?品中國軍魂”主題讀書會在公司職工書屋舉行。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喬振元及50多名員工參加活動。
讀書會分為主題分享、自由分享和互動三個環節。行政總監劉培率先發言,他說,《亮劍》是上學時跟同學一起追過的劇,印象最深的當屬伏擊日軍兩個運輸中隊的精彩片段,并由此聯想到學生時代他所在的足球隊憑著高漲的士氣和高度的團結,踢了一場“以弱勝強”的比賽。“團隊凝聚力”“士氣”和“于困局中開新局”是《亮劍》給他的最深刻的體會。董事會秘書焦海軍對《亮劍》中攻打炮樓所表現出的家國精神深有感觸,他說,大河水滿小河不干,企業亦然。希望我們都能肩負起自身崗位職責,助推企業發展,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關于讀書,他講到學習不是一時的,而是日積月累的,手機所提供的知識很零碎,不如將其換成經典的書籍或影視作品,更能從中受益。在談及書中人物時,副總工程師徐海波對李云龍身上所表現出的領導力深表佩服,李云龍作為隊伍的主心骨,是一個目標清晰、愛才惜才的人,也是一個遇事能沉著應對,帶隊伍有辦法的將才,他的許多做法,也能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張文浩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一段鏗鏘有力的軍人誓詞點燃了現場氣氛,彰顯了他對《亮劍》、對“軍魂”的理解。徐偉立說自己受父輩影響從小就愛看抗戰片,《亮劍》讓他明白了“狹路相逢,明知打不過,也要敢于亮劍”的勇者精神。郝思濤以“為什么是亮劍而不是亮大炮”為切入點,點明“劍自古就有,亮劍精神古已有之”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孫建方結合自身工作對亮劍精神進行了解讀,并就工作中“亮劍”的做法進行了分享。
互動環節,陳明杰一馬當先,快速而準確地回答出了讀書會設計的互動問答,贏得掌聲。
自由分享環節,大家紛紛發言,暢談自己對博源文化、對讀書的感悟與理解。作為博源企業文化的積極擁護者,尹娜說她深處于博源文化帶給她的幸福當中,感謝公司組織的各種活動讓她擁有別樣的人生體驗和收獲。王樹忠則希望興安博源公司也能像阿堿項目那樣,譜寫出另一個傳奇。王躍廷作為“博源藍一代”,用樸實的話語諄諄教誨年輕一代要腳踏實地用心工作,愛護企業。
關于讀書,喬振元感慨地回憶起往事:幼時書籍少,要是能有本連環畫,則更讓人羨慕。讀的書也多是借來的,早已被翻得破爛不堪,還被限定了歸還日期,只能點燈熬油讀。如今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了,但也應該每天擠出時間,回歸書本,回歸紙質書籍,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關于如何養成閱讀習慣,何立華說,感謝就讀小學的女兒,因為親子閱讀的需要也讓她有了讀書的習慣。劉培說,讀書就是跟作者對話,也是看世界的一種方式,可以選一些易讀、感興趣的好書來讀,一點點涉獵。黃昕說,手機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戒掉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其他的愛好,比如讀書、練書法等。孫鐵鑫、白華新、蘇雅拉吐、張玉玲、周麗堯等也表示將以此次讀書會為契機,養成閱讀習慣,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
喬振元對本次讀書會進行了總結。他說,博源集團讀書會已舉辦20期,興安博源公司也已舉辦5期。讀書,是抵抗焦慮,提升自己的有效方式。讀《亮劍》,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帶隊伍,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讀毛澤東等偉人的著作,可以讓我們思路開闊。日常生活中,讀書應如《水的境界》中描述的水那般,無孔不入無堅不摧,變化無窮,不拘束不呆板……真正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本次讀書會,為每位參與活動的書友準備了書籍、定制筆等禮品,一本本精心挑選的書籍將開啟大家新的閱讀旅程。(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