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全方面陸續恢復的后疫情時代,開放市場的競爭更趨于白熱化。怎樣的產品設計是符合未來市場的趨勢?影響趨勢的因素又有哪些?這是眾多品牌面臨的課題。
國內知名設計顧問公司YANG DESIGN旗下策略研究團隊發布的《中國設計趨勢報告》如約而至,2024-2025年版本新鮮發布,提出了四個針對未來中國市場的設計趨勢。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它們也是四個對于未來的生活方式提案。
一、旅行處方
繁復枯燥的日常消磨著前進的動力,何處可以治愈我們的靈魂?
來一場出逃計劃,遠離城市的喧囂和壓力,重拾活力,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曠野。通過與陌生環境的親密接觸,讓我們創傷的心靈感到短暫的治愈和滋養。

#野人
根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2 年“十一”假期旅行趨勢報告》顯示,各類輕戶外旅行相關搜索熱度環比增長均超 150%,包括京東、抖音等平臺,戶外生活成為全民生活風潮。
而便攜式戶外用品等給露營者帶來了舒適與便利的體驗,讓露營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現代的設計輕便且易于攜帶,在運輸和存放時占用空間小,高效簡易的安裝方式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許多品牌做到“一物多用”的戶外生活器材延伸了人們對戶外生活的想象空間——
ouTask伸縮燈籠野營燈,可伸縮設計,1.1m燈光集中在一個瓶子大小的身體里,塞進背包里,就可以變成移動的路燈。操作簡單,只需10秒完成設置;擁有至少3種照明模式;720°發光角度和強磁吸附功能,可輕松貼在車船上;反光吸光設計,黑暗中也能快速找到。

MIFA露營音響,強悍的機械外觀造型,流線型設計搭配軟膠材質,動感與時尚兼備。具備音響、應急燈、充電寶等多功能。

設計師章俊杰與ING+合作的設計組合式燈具“葉落”,在錯落有致的形態中再現了自然,讓人聯想到戶外觀鳥、觀葉的趣味。

設計師陳星宇的fragment#04燈具采用壓紋玻璃和不銹鋼,讓燈光產生了螢火蟲、流星一般的圖案效果,半透明的燈具和環境融為一體。

二、AI在想
內容生成式的AI技術爆發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新的創造方式?
人工智能提供了與人腦不同的思維模式,一種基于算法對數據進行分析的內容生成方式。當與人類的創造性思考進行對話融合時,必將引發創造力的釋放。

#數字分身
數字身份已成為年輕人的重要趨勢。在這個數字化時代,年輕人個人身份表達方式發生了變化,他們傾向于在網絡中以匿名方式展示自我。然而,也出現了身份同質化的顯著趨勢,年輕人在互聯網上追求相似的形象和身份認同,通過模仿流行社群趨勢,追求個體之間的同質性和共識。
比如,APM(AirPods Max)在韓國街頭的流行,見證了這個時代在網絡影響下導致的審美同質化。而數字化生產創造卻引起了一輪意想不到的個性化的基因突變讓事情發生了改變。互聯網上涌現了像THE EON這樣小眾的原創品牌,帶來了一系列具有未來感科幻金屬感的APM個性化外殼,賦予了原本同質化的APM新的潮玩屬性。


羊舍YANG HOUSE設計的O型椅和H型椅采用了光固化3D打印技術,結合拓樸結構算法生成,通過調整點陣的相對密度、連桿的尺寸及結構受力計算,讓椅子本身外觀具有自然有機編織的數字化質感。作品所探索的是基于算法與數字制造工藝所產生的數字時代的新的美學價值,一種手工藝時代與工業時代所無法實現的美學價值。

ANREALAGE在秀場中采用光敏變色技術,以紫外光揭示了平時看不到的色彩。優威斯特極光藝術樹脂、萬輝夜光涂料等均有感光變色的效果。在紫外光下呈現熒光的色彩,猶如科幻電影中的潘多拉星球。PU涂層杜邦TMTyvek特衛強則帶來了反叛的金屬感色彩。


三、入坑
在現代細碎壓力之下生存的年輕人,什么是讓他們感覺活著的即時感官快樂?
在一個個入坑的故事的背后,隱藏著年輕群體對生活意義的探索,是從萌新走向大佬,打造理想人設的清單,也是他們找尋生活出口道路上的溫和的吶喊。

#精神自留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商業以滿足人們物質方面需求的時代已經過去。消費者對現代商業的需求,越來越多地向精神世界轉變,社交成為人們情感鏈接的一種互動形式。
其中,時尚成為了一段無聲的自我介紹,一個只有部分人懂的“黑話、一個視覺元素、一個標志,所有這些都成為 Z 世代進入一個新圈子的入場券,每一種流行起來的時尚趨勢都有標志性的元素只要掌握,可迅速成為圈子里的一員。如今價格并不是稀缺性的必要條件,快速斷貨的流行物品、很難獲得的圈內標識、有人數限額的流行生活方式,只要是“少數”, 就是快樂。
OPPO Find N2 Flip的官方手機殼以復古風格和多巴胺色彩給產品增加了極大的附加價值,吸引顏值主義的年輕人種草。


四、須臾
再漫長的時間也不及永恒,轉瞬即逝的人生意義何在?
將浮生的瞬間捕捉為美的定格,把居所布置為靈魂的翻版。優雅愜意,心平氣和,每一天都會是人生的嘉獎。

#中式再造
這幾年風很大的“新中式”其靈感來源于優秀傳統文化,并吸收融合了當下大眾的美學理念。曾經的中式、古風還屬于小眾,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并在消費市場掀起了一片新中式熱潮。中式糕點在小紅書有2.9億次瀏覽,傳統糕點通過植入國潮元素開拓千億市場還有古風香膏、新中式發型、國風項鏈、中式下午茶……
中國傳統文化根植在國人的心中,而新中式通過創新讓傳統文化在新一代年輕群體中流行,并帶動了消費的各個方面融入到了他們的衣食住行,以一種強勢的姿態沖擊主流市場。報告中收錄的材料萬華雜點TPU,以色彩、紋理和彈性體的質感模仿了中式糕點。

聞獻推出福祿電子香薰機結合了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無數傳說故事、仙神傳奇、哲學意向的葫蘆和現今科技,呈現葫蘆之形,結合玻璃與鋁合金,由柔與剛的兩種材料質感碰撞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線條流暢、細節精致,亦古亦今的風格化設計,充滿著雅致而富末來感的中式浪漫,為家居香氛進一步賦能。

在“有冇用uselessful”系列中,借助傳統脫胎漆器工藝的啟迪,設計師陳旻將制鞋產業中回收的廢棄塑料作為材料,利用其輕質、可熱塑和延展的特性,將其熱熔重組為瓷器與山石之“形”。最終的產品有著通透、層疊的視覺效果。


A-LIST利用國內回收瓜子殼垃圾,將其打碎成纖維絲并塑造成生活方式單品”層層“OVERLAP托盤,在較大的主托盤上疊加凌空的小托盤。作品希望打破人們對昂貴稀缺材料的盲目追求,把接地氣兒的原料做出優雅飄逸的形體與紋理,幽默詼諧的材料理念能親近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