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這些地方,草間彌生的藝術品永遠開放
時間:2021-09-22 16:39 來源:界面新聞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她曾表示“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早就自殺了”。已經 92 歲高齡的她仍在堅持藝術營業,今年就會有 4 場展覽展出,這周六在紐約植物園她的《Kusama: Cosmic Nature》展覽將會帶來圓點植物雕塑和全新的“無限鏡屋”等。雖然這些展覽有時限,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草間彌生的公共雕塑都是永久開放的,也有不少美術館永久收藏了她的藝術品。我們為你整理了 15 個好去處,也許有一、兩個就在你身邊。
01 世界上最出名的南瓜|直島


說到草間彌生的公共雕塑,日本直島上的大南瓜或許是第一個跳進你腦海的,無論有沒有去過瀨戶內海藝術節,在網上沖浪時大概率都見過這個南瓜。
黃色的波點南瓜面朝大海,跳脫的色彩也沒有讓它與自然格格不入,反而有種真實感讓其融入自然,它被親切地稱為“世界盡頭的南瓜”。


除了黃色南瓜,靠近碼頭的地方還有一個巨型的紅色波點南瓜,它被稱為“直島的守門員”。如今兩個南瓜已經成為直島的非正式象征,讓海與島成為天然的藝術空間,吸引無數人慕名來訪。
02 草間彌生美術館|東京





與其他限時或不限時的展覽比,來草間彌生本人建立的美術館看展自然是更好的選擇。2017 年,草間彌生美術館在東京新宿區弁天町開業。




上個月剛結束展覽,這個月底,新展《在神秘與象征之間:草間彌生的單色畫》又很快要登場。作為個人美術館,這里會有更深入更冷門的內容展出,而不僅是大眾熟悉的南瓜、波點……




只在草間彌生美術館里售賣的印有紅色波點和南瓜的罐裝甜點也是吸引游人的重要之物。
03 草間彌生的最愛|越后妻有


“在我為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創作的所有露天雕塑中,‘Tsumari in Bloom’是我最喜歡的?!辈蓍g彌生曾親口說過這樣的話。因此去到新瀉市越后妻有地區的田野里,你會看到草間彌生最鐘愛的作品之一。
當看到巨大的花卉雕塑被安裝在田野里的時候,草間彌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她形容自己像花朵一樣沐浴在越后妻有的空氣中,陽光也從天而降。
04 十和田永遠的歌聲|青森

位于青森縣的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永久收藏了 38 件委托藝術品,其中就有草間彌生特地為其創作的《Love Forever, Singing in Towada》。8 件波點化的雕塑包含了草間彌生無處不在的主題:南瓜、女孩、小狗和蘑菇。




名為 Hanako-chan 的女孩是草間彌生的化身,她堅定地直視前方,在田野中盡情歌唱,充滿能量。巨型南瓜內部也別有洞天,彩色斑點在黑暗中閃爍,邀請觀眾進入一個不斷擴散的世界。
05 松本市美術館|松本




松本市是草間彌生的故鄉,盡管她與故鄉的關系曾一度緊張,但最終還是彼此擁抱了藝術思想。在這所 2002 年就建成的美術館,不僅房前屋后都是草間彌生的雕塑作品,就連美術館玻璃墻和自動販賣機都被草間彌生的波點“入侵”。
06 國內唯一的草間彌生|廣州

這朵“盛開在廣州的花(Flowers that Bloom in Guangzhou)”是草間彌生在國內唯一的公共藝術雕塑,盡管 2016 年底就在廣州天匯廣場 igc 藝術公園內亮相,仍然很少人關注到它。
其實這也是草間彌生在日本以外地區最大的公共藝術雕塑,最高點離地面 7.5 米。在了解廣州“花城”的名號后,草間彌生創作了這件作品,她說:“圓點代表對永無止境的生命力的感動,被圓點所覆蓋的花朵意味著永不熄滅的愛的光輝”。
07 沉浸在螢火蟲之中|鳳凰城


美國的鳳凰城美術館永久收藏了草間彌生的光影裝置《You Who Are Getting Obliterated in the Dancing Swarm of Fireflies》,在黑暗的房間內,鏡面反射 250 個彩色 LED 燈,參觀者進入其中,像被黑夜里的螢火蟲包圍。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日本民間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一個有 10000 只螢火蟲的人。


由于是永久性的裝置,在工作日的早晚時分,進入這里幾乎不需要排隊,你可以安靜享受一段循環的燈光秀。
08 不賣床墊的床墊工廠|匹茲堡

在匹茲堡,有一個不賣床墊的床墊工廠(Mattress Factory),它曾是真正的工廠,40 年前變成藝術家們放置裝置藝術品的空間,現在已經成為匹茲堡現代藝術的地標性建筑,它也是全美第一個購買草間彌生作品的藝術空間。
很多參觀者都對這幾個波點假人記憶深刻,它們來自草間彌生的作品《Repetitive Vision》,在重復的波點世界里,情緒卻是常新的。

草間彌生認為鏡屋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入口。在這個地板上充滿彩色波點的無限鏡屋,她強有力地喚起了個人身份、對現實的感知,討論著自我與外部世界之間邊界的滲透性等更大問題。
09 數百萬光年的靈魂|洛杉磯


在洛杉磯市中心,由兩位慈善家創建的 The Broad 美術館里,收藏著兩件經典的草間彌生的作品。
2013 年創作的“無限鏡屋”,草間彌生認為它充滿了數百萬光年的靈魂。房間完全被鏡子覆蓋,十盞 LED 燈創造出無數被反射的光線,每個人在其中都可以是世界的觀察者。

另一間“無限鏡屋”則充滿了永恒的渴望,即使只是透過像飛機舷窗一樣的窗戶窺視,充滿了 LED 光線的屋子仍然能帶來視覺沉浸感,極致的重復讓無限和超越的感覺迸發。
10 比弗利花園公園|洛杉磯

散步到比弗利花園公園,也能和草間彌生的經典作品打個照面。這是 2007 年創作的《Hymn of Life: Tulips》(生命的贊美詩:郁金香),由彩繪玻璃纖維、瓷磚和鋼構成。在郁金香凋謝的日子里,這些“郁金香”永遠盛放。
11 郁金香的力量|里爾


2004 年,法國里爾市成為歐洲文化之都。草間彌生為此創作了名為《Les tulipes de Shangri-la》的大型公共雕塑,幾朵波點郁金香生長在 Fran ois-Mitterrand 廣場中間,最高的一株達到 8 米。鮮艷的色彩與周圍灰蒙蒙的建筑產生碰撞,帶來活力,這是獨屬于草間彌生的郁金香的力量。
12 波點變成鏡面鋼球|倫敦


在倫敦伊麗莎白線的利物浦街車站外,草間彌生在英國的第一個永久性藝術裝置——《Infinite Accumulation》將會落成,她標志性的波點變成流動的鏡面鋼球,將乘客從車站外的公共區域引導到車站的東入口。
草間彌生認為:“倫敦是一個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不斷流動的大都市。這些球體象征著獨特的個人,而支撐球體的曲線讓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基礎的社會結構。”
13 南瓜的無限宇宙|堪培拉


從 2018 年 12 月起,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成為了草間彌生的南瓜鏡屋作品《The Spirits of the Pumpkins Descended into the Heavens》的永久居所。近兩三年來,這件作品都在免費對公眾開放。


成排的南瓜被鏡子無數次反射,置身其中,如同陷入一個由南瓜組成的無限宇宙。這個作品結合她標志性的波點南瓜和鏡屋的設置,我們能從其中探索到的想法也是更多元的。
14 眾籌一件草間彌生作品|多倫多


2016 年,草間彌生的展覽來到安大略美術館,買票參觀的人甚至排到了街道上。展覽結束后,為了讓草間彌生的作品永遠留下來,安大略美術館通過眾籌用 200 萬美元買下了她的作品《INFINITY MIRRORED ROOM – LET‘S SURVIVE FOREVER》。
在這個無限鏡屋里,銀球成了主角,不規則地待在鏡子腳下,鏡子則讓球體形成了某種規則的排列方式。
15 唯一永久性的水仙花園|巴西


Inhotim Institute 是巴西著名的藝術博物館兼植物園,2009 年這個藝術空間一次性收藏了 9 件新的藝術作品,其中就有草間彌生標志性的《Narcissus Garden》(水仙花園),這里也是全球唯一永久性收藏“水仙花園”的地方。
1966 年,第 33 屆威尼斯雙年展期間,草間彌生帶著她的初代“水仙花園”,即 1500 顆有金屬光澤的塑料球在展館外以每顆 2 美元的價格販賣。她意在諷刺被商業化的藝術環境,而這組作品也成為了她藝術生涯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