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常態
時間:2020-06-28 10:44 來源:博源聯化公司—高崗
分享:
勤儉節約是一個古老又年輕的話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尚儉樸、反奢華、耐勞苦,小到個人,大到集體,更甚國家,都離不開節儉二字。從春秋時期以“溫、良、恭、儉、讓”的孔子到貞觀“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魏征,從民國衣食樸素、自制中山服的“布衣”總統孫中山到新中國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方針,可見,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隨著生活條件不斷的改善,人們對于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想法各異,有人認為勤儉節約只適用于過去生產力水平不高的艱苦環境;也有人認為勤儉節約是個體行為,些許浪費無關緊要;更甚者衣食住行講排場、比闊氣,求檔次理所當然。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無數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勤儉節約不僅是艱苦時期的特殊要求,也是當今社會進步的基石,更是貫穿我們個人鑄就優秀品德、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國家昌盛繁榮過程的重要支撐。再者,盡管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斷在提高,但我國任有部分地區還處于貧窮落后的狀態,如今還有人為解決溫飽而四處奔波,有孩子為上學徒步十數公里甚至翻山越嶺,也有很多孩子因貧困不得不輟學打工維持生計。中國是人口大國,若勤儉節約能在社會種蔚然成風,家庭重勤儉則可以美滿富裕,國家重勤儉則可以強盛興旺。所以,勤儉節約不是一時之計,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長久之策。
今天,我們更應該在生活、工作中發揚艱苦樸素的精神,堅決反對奢侈浪費之風。每個人要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細微的小事做起,不論是辦公時空調、電腦、電話、紙張的使用,還是生活起居中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都不能浪費。所以,我們要銘記歷史,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讓勤儉節約成為你我生活常態。